未來教育之窗
構建大同智慧新校園,邁向智慧教育新未來
構建大同智慧新校園,邁向智慧教育新未來
從1930年的成都私立大同中學,到如今的成都二十中,八十八載風醞雨潤,薪火相傳,凝聚成“情智并育、慧行天下”的教育理念以及“德育首位、競賽領先、藝體見長、和諧發展”的辦學特色,鑄就了四川省首批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作為金牛區辦學歷史最悠久的中學。成都20中根據當前教育技術發展的趨勢,結合國內一流學校的先進經驗,按照“5+1”的模式體系來開展智慧校園的建設,學校改擴建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已經投入使用。擴建后的新二十中將真正建成集智慧教學、智慧管理、智慧環境高度融合的智慧校園,實現硬件資源與信息資源共享、快捷精準個性化分享和對各教學應用系統功能價值的極大提升。搭載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技術,打造了具備“人工智能+教育”高效課堂,實現了學生在校所有學習問題可精準化、個性化、立體化,可達到學習成績第一時間讓家長知道、與老師隨時交流互動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在校行為軌跡、學習軌跡、生活軌跡以及學習情況可形成一個三年學習軌跡并展現。




早在2016年,學校積極探索出教學互動環境搭建和終端在教學中具體實施的途徑和方法, 2017年,在高2018屆進行智慧課堂教學試點,通過課前微課預習、問題導學、課中針對性指導、課后根據各班的具體情況,分析數據,研究進行有效教學的策略、措施,制定了因材施教的學習鞏固訓練,在2018年高考中,二十中智慧教學實驗班的高考成績表現亮眼。

通過兩年多的智慧教育探索打磨,學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摸取得了階段性成功與示范引領,尤其是在智慧課堂與大數據精準教學方面,學校本身也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和省市級重點課題,“基于無線互聯網的智慧課堂建設與運用研究”、“極課大數據促進有效教學的應用研究”、“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高中學生政治思維力培養的實踐研究。


與此同時,一批具有教學經驗及深度思考的智慧教育“種子教師”迅速成長起來,以化學學科孫一、方婕 、羅虹、王雅敏老師;物理學科顧德剛、牟碧華老師;數學張桂君、郝志遠老師等為代表的種子教師多次在校際、區域交流上進行公開課展示,并分享交流自己的教學經驗,也多次獲得各類賽課獎項。


為不斷探索智慧教育,成都二十中更是成立了大同智慧教育沙龍,本著“教師走出去,專家請進來”,“以課題做引領,以智慧沙龍為平臺,以智慧課堂班推進為抓手”等原則,一個有班子、有成員、有活動,有課題建設的智慧教育沙龍誕生,催生二十中更多適應未來教育的智慧教師走入未來教育行列。
新的二十中,正朝著“市內綜合實力前列,國內辦學特色鮮明的開放型、培養型優質高中”的發展目標努力邁進!新的二十中,正在煥發她的新魅力!